在日常生活中,大人们随意做的一些事或者说的一些话,可能自己觉得很平常。会觉得纯粹是和孩子开开玩笑,或者是真心的教导可能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孩子,甚至是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或者伤害。语言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,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,他们的内心还很脆弱,可能会因为家人的一句玩笑而久久不能忘怀,甚至造成性格的改变。
不要随便和孩子开玩笑
“宝宝,你在吃什么呢?给我吃一口好吗?”当孩子犹豫或者拒绝了你的请求,你可能会对孩子说:“咦,这么小气,不喜欢你了”当孩子真的给你吃的时候,你可能又会说:“谢谢宝宝,我跟你开玩笑的”
看似平常无奇的话语,可能很多人都这样和自己或者他人的孩子交流过,但是这其实并不好。
首先,“不喜欢你了”这五个字,最好不要对自己的孩子说,你觉得是在开玩笑,说的多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当真,你的玩笑对于他来说就是实话。在孩子眼里是没有玩笑话的,大人的话他都会当真。
当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你时,你以为的善意的拒绝,其实可能会让宝宝更加认定你不喜欢他了。他会失去判断力,不知道你是想吃还是不想,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不喜欢他了,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把这些事情藏在心底。不要和孩子随便的开玩笑,孩子分享给你东西的时候不要拒绝他,接受并且夸奖他,即便是大人之间互赠礼物被拒绝也是很尴尬的。
善意的谎言有时也不可取
“宝宝别害怕,打针一点都不疼!”可能家长都觉得这没什么问题,只不过是安慰孩子的一句话而已。但是打针到底疼不疼,相信每个人都清楚。这样的谎言被戳破的可能是百分之百,不存在任何的侥幸,当孩子真的被你安慰的几乎相信打针不疼,但打针时感觉到了疼的时候,就是他意识到自己被欺骗的时候。
被骗的次数多了,家长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度就降低了,可能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。相比善意的谎言,真诚和鼓励也许更加可行,宝宝怕疼不会因为你的一句打针不疼就真的不疼,我们要试着鼓励宝宝,鼓励他做一个勇敢的宝宝,告诉她不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陪在他身边。
不行!不能 你做错了 还是我来吧!
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,没尝试过的东西都很有欲望亲自去尝试。比如,很多孩子喜欢抓米饭玩,可大人觉得这样太不卫生了,所以第一反应就是会阻止:“不行,不能用手抓的,太脏啦!”
如果从小你总是在孩子耳边不断地说着各种“不行”“不能这样……”之类的话,孩子的世界是灰暗的,太多的事情被大人强行阻止,对孩子而言是残忍的。
太“乖”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更多新的挑战,大人的这种“保护”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任何好处。
生活中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可以尝试的尽量都让孩子去尝试一次。买来新玩具,孩子既开心又好奇,迫不及待在那里专心研究。这时候家长似乎更着急,巴不得孩子一分钟就完全学会了,尤其是看到孩子操作错误或者玩法不对的时候,你也许会说:“错了错了,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的,妈妈教你吧!”
你一句错了,孩子瞬间就有了挫败感。孩子即使方法错了,也不必直接说“你错了”,而是委婉说“其实也可以这样玩呢?”,引起孩子兴趣后再演示给孩子看。
孩子想帮忙洗碗,你说:“别动,还是我来吧,你怎么洗得干净?”逛超市,孩子主动要求提东西,你说:“还是我来吧,这么重你提不了的。”你的一句“还是我来吧”不仅表示了你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,同时也在无形中打击着孩子的自信心。久而久之,孩子也逐渐养成了大小事情都依赖父母的习惯。
孩子如果愿意主动做某件事,大人一定要多鼓励,多支持,多信任!